凡是使用離線式的分析測試儀器都離不開從被測試對象系統中取出樣品這重要第一步,說到底,這是個信息采集過程,廣義的樣品有各種各樣的物理形式,例如,既有可用一般機械工具采集的固、液、氣態的實物,也有只能用特定受感元件接收的光、電、熱等信號;既有只需一維變量就能定量的如密度、濃度等靜態數據,也有必須用二維乃至多維變量才能表述的如振動、噪聲等參數。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樣品,它們之所以能稱為樣品,其共性就是必須對該被測系統具有代表性。
鐵譜技術也是如此,從機械的潤滑系統、液力系統所取出的潤滑油(脂)、工作介質樣品必須具有代表性,因此,對于常用的取樣程序做了嚴格的規定,隨著鐵譜技術不斷在新的領域中加以應用,一些特殊的取樣方法也應運而生,甚至可以說,一種創造性的取樣方法的成功往往帶來對鐵譜技術應用領域的新突破。例如多缸柴油機的多組運動件摩擦副作共用一個潤滑系統。因此,從潤滑油系統中取出油樣所做出的鐵譜分析結果即便能說明該柴油機的磨損狀況己經惡化,但仍無法指出究竟是哪個氣缸出了問題,檢修柴油機時仍要全部拆開。我國鐵路的工程師試驗了分別采集各個氣缸排氣中所含顆粒物的取樣方法并取得成功,再應用鐵譜技術對這些顆粒同樣進行分離和觀測實現了柴油機分缸鐵譜檢測,這就提高了鐵譜分析的效能。
取樣周期、部位、方法和用具
在實際生產操作中,取樣周期的確定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工程實踐問題,不是僅靠理論分析和計算就能解決的。甚至對同一種類、同一型號的設備由于其運行環境和運行時刻的不同,其取樣周期的選擇就應有所不同,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出在一般條件下應按如下代表性、適時性、協調性和經濟性等四個原則確定取樣的周期。
首先是代表性原則,即要保證取出的油樣對整個機器潤滑系統具有代表性。一般地說,潤滑油總量越少、循環周期越短、濾清效率越高的系統,磨粒濃度達到平衡越快,取樣周期應短一些,間隔應密一些。反之,潤滑油總量越多、周期越長取樣周期可能長一些,間隔可能疏一些,否則,不但不能取到有代表性的油樣,在經濟上也是一種浪費,如下表是不同類型機器取樣周期的參考實例。
第二是適時性原則。即要根據機器的具體工作狀態合理地調整取樣頻率,對同一臺機器在其運行的不同工作期取樣周期也應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經驗業己表明在機器的大部分損壞實例中運轉初期就會出現不正常跡象。
第三是協調性原則。即要把取油樣工作與整個生產、管理程序協調安排,開展以油液分析為技術基礎的機械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工作,應融入企業生產全過程,成為諸生產要素之一。因此取樣周期的確定要綜合考慮設備運用、檢修、管理等諸方面的因素。應把潤滑油的取樣、分析有機合理地與現有設備管理規程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減少工作層次,并與生產安排相銜接。
第四是經濟性原則。即要從投入產出的經濟角度確定最佳的取樣次數。應用設備診斷技術其目的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為企業取得經濟效益,若單純追求診斷結論可靠性,最簡單的做法是盲目加大取樣和分析的密度,但這會帶來成本過高、甚至無意義重復分析工作的后果,因此,在確定取樣密度繼而確定必然的分析次數時,還應從經濟的角度考慮以下因素:
1、被監測機器設備的價值和壽命;
2、被監測機器設備在整個生產程序中的地位;
3、被監測機器設備己表現出的故障率和擬要求的故障預報準確度
4、被監測機器設備的維修費用
5、被監測機器設備應用診斷技術后可能帶來的成本增加與經濟、社會效益之比較。
在綜合考慮以上諸因素的基礎上要合理安排取樣周期和分析次數,以最低成本獲得能夠滿足生產要求的結果,這種以追求最佳投入產出比為目標的經濟上的審視近年來成為企業管理者在決策是否上馬設備診斷技術時的首要考慮因素。
除了全面依據以上四個原則以確定取樣周期以外,還應提倡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加以調整以使其更趨合理。
本文摘自楊其明著《磨粒分析--磨粒圖譜與鐵譜技術》一書部分章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并不意味亞泰光電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真實性,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本文首發亞泰光電官網,由深圳市亞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編輯整理,亞泰光電,國內知名
工業內窺鏡和
油品分析儀研發、生產廠家,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針對性、專業化、系統性的設備診斷和狀態監測產品解決方案,歡迎您的咨詢與洽談。0755-86656390)